Sunday, February 2, 2014

农业泡沫

地产泡沫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指出来也不算英雄,甚至在香港市场有些过分反应之嫌。创业泡沫,其实只存在于北上广深一群被不良媒体忽悠的热血青年之间,燃烧的是青春的光亮。真正有破坏力的泡沫,是那些我们尚未知晓,却已经在发生的事情,譬如农业。
衡 量一个泡沫,在国外一般看资本市场对相关行业的投资标的估值情况,有时候是财务比率,譬如世纪末的Tech Bubble,行业的PE与PB均达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步,有时候是市值规模,譬如金融行业在美国经济总体的GDP比重一直在5%左右,但自从80年代 一路走高,至07年已越过10%。
如今的A股估值最高的板块又是什么呢?农林牧渔。据证监会授权巨潮指数截至3月30日的统计,该板块的滚动市盈率中位值达到了38.17倍,在证监会分类的13个大类中排名第一。如此高的市盈率,如果能结合较高的成长性,亦可部分解释,但该板块盈利增长尚不及10%。如果将其看作一个在香港上市的个股,其交易水平现在应该在8倍左右吧。
另 一方面,今年以来一级市场投资机构进入该领域的速度也有所加快。根据清科对11年已披露投资VC/PE项目的统计,流入农业板块的投资爆增了90%。如果 从投资事件的数量来分析,增长更加迅速。这一现象,显然与不少农业企业在二级市场的表现相关。一级市场的火爆,又给了二级市场游资炒作的题材,两者之间的 这种正反馈恰是形成泡沫的一种要素。
但我国农业基础是否能支持如此的估值呢?事实上,我国的农用土地,除去原有的农垦兵团,大部分归属于农 村集体所有。农民,与实际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的企业,都不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故过去30年轮种现象大为减少。使用者都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开发土 地的剩余价值,故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土地退化。一个更深刻的对比,来自渔业中养殖比例的大幅上升。近海养殖有明确的产权基础,故所有者愿意投入精力,但公海 属公共资源,便遭到了掠夺性的开发。
在没有确权的基础上,投资热潮必然引发农地的掠夺性开发。至于严格执行轮种的企业,则会因ROA较低,被排斥,形成劣币驱逐良币。土壤的肥力下降,从长期会抑制企业的回报。
再 者,近十年中央投入大量资金补贴农业,但却是对应土地的补偿。提高的补偿,并没有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事实上由于沿海的工业部门更效率,农民在拿了补偿款之 后,往往选择抛荒土地去打工了。事实上,对于农业企业也是一样。翻开不少农业拟上市企业的报表,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占据了净利润相当大的比重,而真正 来自经营环节的却没有多少。接下来的一年,或许是近十年首个财政收入下降的年份,竭泽而渔的政策如今真真正正地面临工业的衰退,不知道政府还有没有余力来 增加补贴。若不能至少跟上经营环节的利润增速,便会下压市场的盈利增长预期。
至于商品期货价格的波动,其实对不掌握上游土地资源的我国农业企业不会构成长期的利好,更多是体现在一次性的存货升值上。农业企业不是农产品期货,就如同石化企业不是石油一样。
当然凡是都有例外,再高估的行业,也有被低估的细分领域,但整体的高估却是不容忽视的。投农业的兄弟姐妹们,小心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