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10, 2008

認識的層次

Hedge fund Club開會,領導問大家對目前市場的看法,提些潛在的機會也好。有人說,BAC和MER之間的Arbitrage Spread有將近35%,在目前FED維穩為導向的大環境下,交易達成的可能性遠高於目前Spread所反映的水平,存在潛在的套利空間。

但問題在於金融操作和專業經濟研究一樣,雖然常識和定性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但落實到執行層面或是寫成論文,就必須使用部分的數量工具來支持自身的判斷。否則?否則是不存在的,你是在客戶的錢開玩笑。

分 析就得有資料,Spread擺在那裏一算便知,但交易達成的可能性有多少?一群人在那裏猜,一聲一聲地喊:"50%!" "85%!" "95%!"最後的一位,沉吟片刻,說到可能性應超過93%。似乎這不是在開討論會,而是在競拍某件流失海外的國寶。有的是理性分析的外殼,但實質卻是由 動物的感性思維控制著。

事實上,市場雖然混沌不堪,缺乏效率,卻是較之于絕大多數參與者自身更有效率的一種判斷方式。給出這麽高的 Spread,首先與目前市場的崩盤性走勢相關。目前的說法是通過的stock swap的方式,完成BAC對MER的收購,但MER在交易完成之前就因市場崩盤而宣告破產呢?自然違反了BAC與MER的合約中附加條款,而MER的股 東一分錢也拿不到,因而推動MER上行彌合Spread的買方很少。

但爲什麽BAC的價格不會下行呢?一方面,目前的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已 不是半個月前所能比,如果MER的交易作廢,儘管長期的影響未可知,但對於BAC短期的股價無疑是利多,因此推動其下行力量有限。而另一方面,SEC在 Lehman Bros破產之後的週三頒佈了對於金融股的賣空禁令,也就阻止了投資者採取套利的策略拉低BAC的股價。

最後一層,如果BAC完成對MER的收購,其核心資本是否能夠依然保持在8%的水平上,就是一個問號。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最穩妥的方式,無疑是通過發行新股來補充資本金。如果新股發行不出去呢?無疑讓參與者對交易的前景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如此看來,35%的Spread也談不上十分誘人。

認識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可惜的是,人始終認爲自身處於理性的狀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