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6, 2008

AIG的兩次淪亡(1)

9月16日星期二晚上,距離Lehman Bros宣佈尋求破產保護不超過48小時,街上的諸人已經開始在討論下一個潛在的犧牲品,幾輛轎車緩緩地駛入在華爾街上那座帶有佛儸倫薩風格的砂岩建築---紐約聯儲大樓。

10年前,這裡是LTCM的終審法庭,見證了一代奇才Meriwether與Hilibrand的失敗;6個月前,Bear Sterns的總裁Alan Schwartz在這裡近乎于脅迫一般簽下了被JPmorgan以2元每股的價格全盤收購的協議;一周之前,紐約聯儲主席Geithner在諸多街上要人面前宣佈FED將不會為Lehman Bros的收購承擔任何連帶的擔保義務,隨即引發了幾天之後的Lehman Bros崩盤。今天,這座大樓迎來了一位新客人---AIG總裁Willumstad,而他也預感到了他的命運。

沒有什麽爭執與喧嘩,因爲擺在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麽從市場上2天之内找到630億的過橋貸款,要麽接受財政部的緊急850億注資並交出80%的股權。

如果在一年前,任何街上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不用説是650億的過橋貸款,即使是500億的PE基金發售,也是在短短的幾天内撮合完成。但一年之間,天上人間,如今的市場即便是擁有AAA評級的GE發行短期商業票據都要費盡周折,更不用提剛剛被三大評級公司調降評級且深陷CDS擔保危機的AIG了。

一段傳奇完結了。

1919年,一個來自美國西海岸的年輕小伙子Starr帶著在家鄉賣汽車保險與辦洗衣房積攢的現金踏上了前往冒險傢的天堂---上海的輪船。很快他的經商天賦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展現無遺,引起了同為加州人的地產大亨弗兰克·杰伊·雷文的注意。不久,Starr租下了南京路與四川路交叉路口的兩個房間,並請了2個中國助手,成立了AIG的前身---美亞保險。由於戰亂的緣故,如今總部設立在上海的美亞財產保險與Starr90年前親手創建的那傢已沒有法律上的關聯,但這傢公司仍擁有中國大陸唯一一家獨資外資財險的榮耀。

一開始,Starr還無法獨立承保,僅僅是作爲美資保險公司的中國代理,但Starr敏銳的商業嗅覺很快讓他覺察到中國龐大的人口與未來人均壽命的提升前景為人壽保險業務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於是,1921年,Starr的第二傢公司---友邦人壽開業了。

他的進取與勇敢,設定了這傢公司的企業文化。29嵗的一個年輕人,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四處開拓,幾年内一連開設了14傢分公司。在後來者的回憶中,我們看到他也曾遭遇到各色利用保險合約詐騙的對手,也曾深陷充滿敵意的當地人圍困中,也曾為交通系統的低效率而苦惱。一切改革開放后外國投資者所經歷的困擾,在他的歷史之下,只不過是一種回放。現今被各個跨國公司所倡導的團隊國際化與員工廣泛持股計劃,也在AIG初建的歷史上留下了非常深的痕跡。

伴隨著中國軍閥之間數不清的戰亂,Starr的事業蒸蒸日上。由於擁有外國人的治外法權,他的業務幾乎沒有受到走馬燈一般的中國政治影響,反而因爲時局的動蕩贏得了不少生意。直到中日之間長達8年的戰爭爆發,上海淪爲日本人的控制區域,友邦的步伐才不得不停止。一場戰爭下來,Starr永久地失去了很多長久以來的中國朋友---長期合作的銀行家徐濟春,所投資的[大美晚報]經理張似旭,以及很多友邦長期以來的中國員工。儘管友邦在中國擴展的雄心並沒有被摧垮,但45年后的時局已是Starr無法預料的了。

AIG的前身,友邦面臨生命中的第一次淪亡。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