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0, 2008

一再发生的Black Swan

第一次知道Taleb是在hedgehogging中的一章, Biggs提了他的老朋友一句,顺便揶揄了一番。过了几年,他出了一本畅销书,叫Black Swan,名声大造,便觉得有趣,买了本中文版回家看。
Black Swan写的挺多,足足快200多页,但道理很简单---今天的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股市中跟Taleb想的不一样的人很多,至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yron ScholesRobert C. Merton 就是这么想的。
当然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人更多,要不怎么有个行业叫quant?
生活之中有无数的规律与定律,它们指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其中的一些只不过是人类逻辑不严谨所导致的错觉,譬如风水。还有些生活现象是我们怎么也无法用规律来解释的,比如你对面的女孩为什么喜欢一个长得像猪头一样的男生,就叫做不可控因素所导致。如果带来的是好事,它又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好运。显然,你不知道幸运女神何时在家。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世界上的运气越来越少,规律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观察手段也有瓶颈,就像物理中著名的海森伯测不准原理。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无能,就像巴菲特承认运气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虽然没有人信!)一样,是一种诚实的表现。
有不确定的存在,人们在交易的时候就会在合理定价的基础之中,加上一个不确定因素的折扣,不确定越大,折扣也就越大。就像最近的市场,大家对于估值体系的怀疑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抛售。
回过头来,联系一下实际,3大评级公司对于中国的银行业评级一直较低,许多业内人士因而愤愤不平。考虑到中国的主权评级,以前就一直在低位徘徊,这种抱怨也就没有什么土壤了。几年前的那次国家注资,其实是以牺牲国家评级为代价换取银行系统的评级上升。
当然那是过去很久的事情了,现在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按照樊纲在IMF年会上的说法---“老师们也遇到问题了”,对于欧美银行系统的不信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亚洲地区的暂时稳健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国内的业内人士又开始抗议了。
不错,欧美的银行系统受到了宏观经济面与自身的经营问题重创,而其信用评级显然要往小掉。但亚洲的银行系统为什么多年健康发展之后,其信誉仍无法提升呢?
1、偏见:3大均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所持有,其从业人员对新兴市场存在偏见。
2、不确定的风险:风险可以分为两部分。确定的风险,比如银行的准备金率,存贷比,不良贷款率,这些东西你都能够看得见,或者猜得到。不确定的风险,银行人员做假账,携款潜逃,不用说外部的投资者,就是银行内的大多数员工也是干瞪眼。
很可惜,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的金融界和企业界一再发生着。不怪人家,只怪你家老出Black Sheep.
对于中信泰富今天发生的事情,我深表遗憾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