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6, 2010

又见黄光裕

黄光裕又发声了,不寻常的是这一次在监狱。看守所,原则上是一笔一纸不能出,甚至连囚犯所看的书籍也会盖上印鉴,不予带出。骂娘是权利,但让人听见就是造化了。

Foreign Policy杂志把他评选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囚犯,和他一起并列的有Yukos总裁Mikhail Khodorkovsky,以及一班敏感词,在道德层面上,实在是高看了这位前首富。但况不论上下游,国美的兴衰关乎全国上下40多万人的生计,又实在小 看不得。

王兰在财新最新的专栏中说:

至于国美是民族企业、黄光裕是创业英雄之类更是没谱的臆想。国美电器在百慕大注册,是100%外资企业。

这话看得我冒冷汗,同样的说辞在汇源果汁事件中也出现了一次。若是依此回推,黄在里面到底说了些什么,竟能穿透厚实的高墙,也就不奇怪了。又是这一招,也许黄更应该感谢那些在中海油并购Unocal中投了反对票的国会议员。是他们教会了大洋这边,产业安全的“定义”。

虽 然个人厌恶黄所采用的手段,但并不代表我站在国美现有董事会的立场之上。运营上凭良心讲,像国美这般的类金融企业,倚靠陈晓只有算盘,没有远景的舵手,是 无法与苏宁抗衡的。另一方面,黄上次逼宫所暴露出的Bain Capital与国美的合约,显示出陈根本不像他所声称的那样把包括中小股东在内的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更沉溺于如何给自己的位子上个再保险。

不 过,我想故事的结局应该还是董事会获胜。毕竟董事会还拥有自主增发不超过20%股本的授权。一旦行使,若是依最近爆出的消息,Bain Capital吃下10%,加上先前的可转债,坐上第一大股东根本不是问题。只是不知道以什么样的价格,若是依现价,或是有部分折让,被排除在外的现有股 东又会作何感想?打着维护中小股东招牌的PE公司,最后维护的又是谁的利益呢?

香港的董事会权力一直过大,是顽疾,尤其在筹资方面。当年黄借壳京华自动化,其实也是一套路数。回头想想,还真是一个轮回。

有说当年黄托命王俊洲、魏秋立的原因是对家里人的能力不信任。一年前看黄秀虹的媒体表现,恐怕非假。现在的黄秀虹也非当年的家庭妇女,只是一年的时间,已经足够天翻地覆。如果张志铭与黄燕虹还在,会是怎样呢?

我不知道。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