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4, 2009

向左向右(2)

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出于 生存的需求,祖先在我们的大脑内植入了许多预设的程式,比如种族观念。分析信息能力不足的前提下,预设的程式的确提高了大脑的效率,提高了我们在恶劣环境 中的生存几率。但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信息处理效率极大提高的人类开始寻求另一方面,即准确度上的提升。此时的程式已不再是帮助我们的工具,反过来成为了 束缚我们探索未知的枷锁。套用物理学上的名词,或许思维也有惯性吧。

尽管中国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走得很远。但我们实在走 得太快,以致于在历史的目光下,身影依旧在计划经济的标牌下时隐时现。作为一群大多不具备基本经济常识且很少接触外部事物的观察者,难怪以时任议会少数派 领袖的Nancy Pelosi为首的国会议员们会歇斯底里一般地将中海油与那个长久以来困扰美国的梦魇,再一次地联系起来。他们是一群好人,只是狂妄的无知将其推入了受害 者心态的陷阱。

Chervon的介入,让中国人第一次听说了并购交易中国家安全审查的存在。尽管中海油在委员会作出决定前就撤回了申请,避免了被正面否决的尴尬,但“安全审查”无疑刺激了中海油及其背后的人们那根脆弱的神经。

受害者心态的传播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快。“我们开放了那么多,只是要求那么一点对等的待遇,却被说成威胁了国家的安全。是不是,我们开放的太多了?”北京的部委大院中开始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

很 难从外部断定,中海油的并购是中国政府授意下的一次试探性举措。但不可否认的是,中海油的母公司,石油工业部下属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改革开放后第一 个面向世界的国企,被誉为开放的窗口。而数位高层绚丽简历的背后,更是暗示了其在政局之中的微妙地位。但回过头来看,这一切不过是加重了领导层后续的挫败 感。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看得到。如果说凯雷与徐工的购并案,仍有敏感的合理性。那么汇源与可口可乐的并购案,只能说是受害者心态的逐步升级所至。

一 战前将近一个世纪的全球化时代,没有人会想到会被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而终结。1907年大崩盘之后,没有人想到Julius Pironet 摩根一人之力会有力挽狂澜的功效。收到成绩单,我仍然不敢相信上面所述的TOEFL分数。一个夏天的努力,在这一瞬间,将历史改变。

此刻,中国向左,我向右。

No comments: